LOADING

Enable the browser cache if loading is slow

ZooKeeper从入门到入赘

ZooKeeper 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分布式协调系统,起源于雅虎团队,名字源于内部项目大多由动物命名(Pig,Hive),所以分布式协调服务命名为 ZooKeeper(动物园管理者)。Zookeeper是一种解决分布式数据一致性的工具,它有 集群管理、主备选举、配置管理、分布式同步、分布式锁和分布式队列 等功能,是微服务协调管理举足轻重的中间件。本文将讲解 ZooKeeper 的设计哲学与理论基础。

请注意,本文不讲解 ZooKeeper 的应用。

ZooKeeper 的结构

注:这里的结构是指内存中的活跃结构,不包括持久化到磁盘中。

ZooKeeper 的结构可以抽象为一个树状结构。

ZooKeeper 的节点类型

ZooKeeper 中的结点称为znode,每个 znode 都有两种状态:是否持久是否有序

根据两种状态作笛卡尔积,可以得到 znode 的四种类型:

有序 无序
持久 持久顺序节点(PERSISTENT_SEQUENTIAL) 持久节点(PERSISTENT)
临时 临时顺序节点(EPHEMERAL_SEQUENTIAL) 临时节点(EPHEMERAL)

对于临时节点,会在当前会话结束后删除,同时其只允许作为叶子结点,不可以创建子节点。

对于有序节点,创建时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单调递增的整数,追加在节点的路径之后。

Znode 组成

每个 Znode 由 Stat (状态信息) 和 Data (节点数据)组成。

通过get命令可以获取某个节点信息

[zk: 127.0.0.1:2181(CONNECTED) 6] get /app
# data
the_data
# stat
cZxid = 0x2
ctime = Tue Nov 27 11:05:34 CST 2018
mZxid = 0x2
mtime = Tue Nov 27 11:05:34 CST 2018
pZxid = 0x3
cversion = 1
dataVersion = 0
aclVersion = 0
ephemeralOwner = 0x0
dataLength = 0
numChildren = 1

字段解释:

  • cZxid:该节点被创建时的 ID。
  • ctime:该节点的创建时间。
  • mZxid:该节点最后一次更新时的事务 ID。
  • mtime:该节点最后一次更新时的时间。
  • pZxid:该节点的子节点列表最后一次修改时的事务 ID,只有子节点被增删时才会更新,子节点的数据更改不会更新。
  • cversion:该节点的版本号,每次变化时数值 + 1。
  • dataVersion:该节点数据的版本号,每次更新(无论是否有变化)都会在数值上 + 1;
  • aclVersion:该节点的 ACL 版本号,表示该节点 ACL 信息变更次数。
  • ephemeralOwner:创建该节点的会话的 SessionID,如果该节点为持久节点,则为 0。
  • dataLength:节点数据长度。
  • numChildren:节点的子节点个数。

Zxid 的二段组成

ZooKeeper 的每次操作都会生成一个 Zxid。

Zxid 是一个 64 位的数字两段组成,前 32 位是 epoch 信息,后 32 位为自增计数。

每次 Leader 重新选举后,epoch 都会加一。

请注意:zxid 中的 epoch 仅代表 zxid 的分代信息,与上文 Leader 选举中的 epoch不完全一致。

Watcher 事件监听器

Watcher 机制是 ZooKeeper 中的重要特性,基于 ZooKeeper 创建节点时,可以对节点绑定监听事件,监听节点的变更。

当节点发生变化时,ZooKeeper 将生成一个 Watcher 事件,并发送到客户端。

客户端只会收到一次事件,收到事件后节点再次发生变化则客户端不会再收到消息,即:Watcher 是一次性操作。在开发中可以通过循环监听的方式达到永久监听的效果。

Watcher 的全流程主要有三步:**客户端注册 Watcher ** -> 服务端处理 Watcher -> 客户端回调 Watcher

其中,客户端注册 Watcher 主要有三种方式:getData,existsgetChildren

监视需要设置监视点,监视点代表监视的对象类型

监视点有两种类型:数据监视点子节点监视点。创建、删除或者设置 znode 都会触发这些监视点。exists 和 getData 可以设置数据监视点。getChildren 可以设置子节点变化。

监视事件是监视的主体,监视事件主要有:None,NodeCreated, NodeDataChanged, NodeDeleted, NodeChildrenChanged,名如其意。

集群

集群角色

在 ZooKeeper 集群中,每个服务称为 Server,扮演不同角色。

Leader

为客户端提供读和写的服务,负责投票的发起和决议,更新系统状态。

Follower

为客户端提供读服务。如果为写操作,则转发给 Leader。参与选举过程中的投票。

Observer

为客户端提供读服务,如果是写服务则转发给 Leader。不参与Leader选举,也不参与过半写成功策略

在下文中,Leader、Follower 和 Observer 都代指具体角色,而 Server 则是它们的统称。

Server 状态

  • LOOKING:寻找 Leader 状态,当前 Server 不没有 Leader 信息。
  • LEADING:领导者状态,表明当前 Server 的角色是 Leader。
  • FOLLOWING:跟随者状态,Leader 已经选举,当前 Server 正在跟随 Leader 同步。
  • OBSERVING:观察者状态,表示当前 Server 的角色是 Observer。

过半写成功

当写操作发送到集群,Follower 会将写操作转发到 Leader,Leader 接到写操作后会将该写操作信息封装为一个 proposal(提案) 广播给所有 Follower。各 Follower 收到广播后将 proposal 放入提案FIFO(先进先出)队列,并向 Leader 通知,当 Leader 收到超过一半的通知后,则再次广播允许各 Follower 执行写操作,将缓存队列中的信息写入。

前文提到,Observer 不参与过半写沟通过程,也不计入有效通知。

心跳检测

集群中每个 Server 会定期向集群中的其他 Server 发送心跳包以确认自己在线。如果有半数以上的 Follower 检测不到 Leader 心跳包,则认为 Leader 已经离线,开启选举流程。

Leader 选举

运行选举

集群中的所有节点都会定期向 Leader 发送心跳检测,如果检测到 Leader 离线,则开启 Leader 选举。

当某 Server 获得半数以上选票则当选。

选举中,每个选票以(Zxid, ServerID, epoch)封装,第一票都会投给自己。

投票要将发送给整个集群,当收到其他 Server 的选票后,首先要检查 epoch,是否为本轮投票。

因为 Server 都将票投给了自己,所以第一轮选举无人当选,开启下一轮选举。

在第二轮选举中,所有 Server 都已经收到了若干个 (Zxid, ServerID, epoch) 三元组。各Server 先比较 Zxid,将选票投给更大者(Zxid 更大,该 Server 数据越新);当 Zxid 相等时,比较 ServerID,将自己的选票投给 ServerID 更大者。

选举后的数据同步问题

选举结束后,Leader 向 Follower 进行状态同步,以保证整个集群的数据一致性。

ZooKeeper 的数据同步主要有四类:

  • DIFF:差异同步
  • TRUNC:回滚同步
  • SNAP:全量同步
  • TRUNC+DIFF:回滚 + 差异同步。

在 ZooKeeper 数据同步中,有三个参数指导整个工作:

  • peerLastZxid:Follower、Observer 最后处理的 zxid。当新 Leader 就任,其他服务器要向新 Leader 发送ACKEPOCH 进行注册。
  • minCommittedLog:新 Leader 的提案队列中最小的 zxid。
  • maxCommittedLog:新 Leader 的提案队列中最大的 zxid。

minCommittedLog < peerLastZxid < maxCommittedLog时,此时 Follower/Observer 没有同步 Leader 存于提案缓存队列的请求。则进行差异化同步。

peerLastZxid > maxCommittedLog 时,截取多余的部分事务记录即可。

peerLastZxid < minCommittedLogLeader 服务器没有提案队列,peerLastZxid 不等于最后处理的 zxid。这种情况下,事务有不重叠的情况,或者无法使用提议缓存队列,只能使用全量同步。

当 集群中出现一个 Follower 有上一个 Epoch、整个集群未曾有过的 zxid 时,可能是宕机后被新 Leader 替代的老 Leader。该情况发生在老 Leader 收到写操作,放入自己的提案队列后宕机,未同步给其他 Follower 和 Observer,集群重新选举出新的 Leader,所以老 Leader 有着整个集群都没有的、上一代的 zxid。此时需要将老 Leader 的数据回滚,并且与新 Leader 同步。

集群分裂

对生产环境来说,集群通常部署在不同机房,甚至不同区域。当一个机房的机器全部离线,此时集群会分列为若干个小集群。这时候子集群各自选主导致的情况。会导致一个集群出现多个 Leader,出现数据一致性问题。

ZooKeeper 对于这种问题采用了过半通过机制,任何事项都需要集群中的超半数 Server 支持,以此来规避集群分裂。

集群共识算法

集群共识算法是为了解决分布式系统集群设计中面临的一致性问题

本文将讲解两种集群共识算法的顶层应用设计。

Paxos 算法

Paxos 算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分布式系统中共识(Consensus)问题的算法,被认为是分布式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算法之一。它由Leslie Lamport 于1990年提出,并以希腊岛屿 Paxos 的名字命名。

用朴素的观点理解,Paxos 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

共识算法的作用是让分布式系统重多个节点对某个提案(proposal)达成一致的看法。提案的意义非常宽泛,可以是任何问题,例如:是否执行某操作、选取哪个节点作为 Leader,事件的执行顺序。

在 Paxos 算法中,存在三个主要角色:

  • 提议者(Proposer):也可以叫协调者(Coordinator),负责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发起提案。
  • 接受者(Acceptor):也可以叫投票者(Voter),负责对提议者的提案进行投票,同时保留自己的投票历史。
  • 学习者(Leaner):如果有超过半数接受者就某个提议达成共识,那么学习者就接受提案并就该提案作计算,将最后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为了减少该算法所需的硬件资源,一个节点可以身兼多职。

ZAB协议

ZooKeeper 并没有完全采用 Paxos 算法,而是使用了 ZAB(ZooKeeper Atomic Broadcast 原子广播) 协议。ZAB 协议并不是通用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而是专为 ZooKeeper 设计的崩溃可恢复的原子消息广播算法。

ZAB 协议的核心上文其实已经提到,分别是:

崩溃恢复

当集群正在启动过程中,或者当 Leader 离线,ZAB 协议便会进入恢复模式并选举产生新的 Leader。ZAB 中崩溃恢复分为两步走: Leader 选举 与 数据恢复。

这点在上文已经详细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消息广播

上文提到,ZooKeeper 写入操作都需要集群一半以上 Server 执行,所以 ZAB 消息广播的核心是:通过广播通知所有 Server, 只要半数以上的 Follower 成功反馈即可,不需要收到全部 Follower 反馈。

集群节点数量选择

ZooKeeper 的集群最好为 2n - 1台。

本质上是因为:2n - 1台的抗风险能力与2n是一致的。即都为 n - 1

前文提到,ZooKeeper 集群中所有事务都需要 过半通过。所以对于一个2n台 Server 的集群,能承载的最高离线数量为 n - 1,当集群中 n个 Server 离线时,整个集群无法过半通过,则集群事实上已经无法提供服务。

综上,ZooKeeper 集群数量最好选择奇数台。

权限与并发控制

ZooKeeper 为节点引入了版本号的概念,以三个概念指导并发控制:

  • version:当前数据节点数据内容的版本号,无论是否有修改,version 都会 + 1;
  • cversion:当前数据节点子节点的版本号;新增、删除子节点都会使得 cversion + 1,但如果子节点数据被修改,则不会变动。
  • aversion:当前数据节点 ACL(Access Control List)权限的版本号。

ZooKeeper 本质上采用 CAS 乐观锁进行并发控制。在处理写请求中,会获取当前请求的期望版本(ExpectedVersion)与节点中的当前版本(CurrentVersion),如果请求的期望版本为 -1,则可以直接将数据写入,否则将两个版本对比,如果相同则将其递增的值后写入数据节点。

private static int checkAndIncVersion(int currentVersion, int expectedVersion, String path) 
throws KeeperException.BadVersionException {
    if (expectedVersion != -1 && expectedVersion != currentVersion) {
            throw new KeeperException.BadVersionException(path);
    }
    return currentVersion + 1;
}

存储

ZooKeeper 的存储分为两部分:磁盘存储内存存储。其中磁盘访问最慢,而内存较快。通过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通过各种手段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上,可以提高性能。

磁盘存储

ZooKeeper 通过操作日志记录客户端的变更,每个日志文件大小为 64 MB。当日志文件创建时,ZooKeeper 即向操作系统申请同等大小的空间,当文件的剩余内存不

足 4 KB 时再次申请。每个操作日志第一条记录的 ZXID 作为文件名后缀

内存存储

ZooKeeper 的内存模型是一棵树,前文已详细讲过。

会话

会话(Session)是客户端与服务端保持连接的概念。

客户端启动时,会尝试与集群中的一个节点建立连接,失败则寻找下一个,直到成功或全部失败。一般来说,会话都要通过 TCP 协议,利用 Socket 建立 TCP 长连接。

Session 中包含四个属性:

  • 会话ID(Session ID):会话ID主要由时间戳,和机器 id控制。
  • 超时时间(TimeOut):超时时间是一个时间长度。
  • 过期时间(ExpirationTime):过期时间是一个时间点,超过该时间点则会话过期。
  • 是否被关闭(isClosing)

会话 ID 生成算法:

// id 为机器 ID
public static long initializeNextSession(long id) {
        long nextSid = 0;
        nextSi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24) >>> 8;
        nextSid =  nextSid | (id <<56);
        return nextSid;
}

分桶机制

Session 由 ZooKeeper 的服务端进行管理。服务端会维护多个桶,将 Session 分配到一个个桶里。

在 ZooKeeper 的实现中,一般将过期时间相近的会话放入同一个桶中,每次会话活跃(get/put/ping等操作)时将当前会话移动到下一个过期桶之中。每隔一段时间将到期桶的所有会话关闭。

所以对于 Session 来说,过期时间并不是严格准确的,通常因其他桶的关闭而一同关闭。